一名北漂产品的赴美留学路 — 2017 年度总结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https://catalium.net/my_2017-en/

今年 8 月,我辞去在北京的产品经理工作,来到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非常值得记录和总结。我在美国华盛顿州贝尔维尤的公寓写下这篇回顾,用前几天一位在微软 Redmond 总部工作的中国朋友的话说,「回想起自己初中高中的日子,再看我们现在在美国经历的生活,恍如隔世」。

2016 年的总结因为一些事耽误没写,由于 1617 这两年一脉相承,对我来讲非常关键,就在这里合并到 17 年总结里了。


2016

16 年是充实异常的一年,这一年:

  • 工作上发布了自己辛苦半年的产品,并对其进行了 8 次迭代更新;
  • 生活上学会了开车,当年靠租车行驶了一千多公里;
  • 个人规划上想清楚了自己的现状与不足,给自己做了定位,决定赴美读书。

工作

延续 15 年的工作,16 年年初的重点依然是「小牛管家 2.0App(现「小牛电动」)的研发上线。在我参与进来的时候,线上的 1.X 版本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和公司的需求,同时后端建设起步不久,有大量工作需要做。我组织了一些内部调研,明确改造目标,写需求文档,和销售、售后、开发的同事确认需求。和领导、外协公司对排期,卡质量,卡进度。到 16 2 月初,App 前端开发基本完成,但还有很多设计和开发的细节问题需要解决。因为公司计划 4 月发布新车型 M1,公司决定 App 2.0 跟新车同台发布。

16 年 4 月 21 日,小牛 M1 发布会现场

4 21 日,产品如期发布上线。当天就因为账户验证问题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后续一些其他在内部模拟测试中没出现的问题逐一浮现。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我八成的工作精力都用在收集用户投诉、分析原因、联合开发同事优化解决问题上,设计修正、新功能只占很少一部分。

小牛对质量非常关注,作为交通工具,与一般硬件产品不同,电动车的工况千差万别,我们的用户分布在全国各地寒冷的、炎热的、城市的、乡村的,复杂的工况给机械和电子层面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也影响到了我们智能服务业务。比如我们 App 的业务基石是车载中控上传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会因为环境或者工程因素的扰动产生异常扰动,这就直接干扰到 App 业务层面,比如会出现 App 显示单次行程消耗电量 126% 或者满电情况下剩余里程 2 Km 的情况。小牛每周都有全公司的质量会,每天售后的同事会发出全司投诉报表。一开始我负责的 App 业务未处理投诉量一两百条,老板找我问话,自己也觉得没干好。后面就跨部门跨业务跟同事一点一点解决。到年底的时候,App 基本稳定,可以为用户提供靠谱的服务了。

在此之前,我在 EICO 给各路甲方提供设计服务,在小牛我作为负责人发布产品,身兼产品经理、交互设计、文案、半个视觉设计,第一次参加产品构建的全流程。从创意发散到产品交付,设计仅是其中一个环节,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测试和开发协调上,后期在运营工作上也投了不少精力。一年下来,深感发布运营一个实际产品的不易,也头一次想到,当你在享受一个产品带来便利的时候,背后有一群人正在为你的便利辛苦工作。概念设计要看得远,实际产品除了要看远方,更要挖得深,靠得住,而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生活

同样发生在 4 月的另一件事也非常值得纪念,4 18 日,我拿到了驾照。

考驾照这事以前没想过,15 年的那次意大利差旅让我决定去学开车。当时我们在米兰参加 EICMA 展,租了车,但因为自己不会开,一些事就没那么灵活了。另外,米兰在阿尔卑斯山下,每天远远看着巨大的雪山在眼前,特别想去山上走走,但因为不会开车,有车在身边也没法去近距离体验。

在北京一家口碑不错的驾校报了名,每个周末去丽都饭店门口搭他们的直达班车去大兴的驾校学车,用一个多月时间以理论最快速度把本拿到手。那种兴奋特像小学的时候学会骑自行车。因为在 EICO 的时候做过上海 EVCard 项目,对汽车分时租赁行业比较了解,于是把北京主流分时租赁平台给注册了个遍,并且在一年时间内,靠租车开了一千多公里。居住的小区附近就有几个分时租赁停车场,想用车的时候基本都能租到,跟自己有车体验差不多,生活半径明显扩大。

对未来的思考

与此同时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我本科学的是工业设计,知识主要在机电、制造、造型、产品研究方面。毕业后转型做了软件产品的设计,单就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而言,我的知识是可以胜任的,但随后在小牛转型做了「产品经理」(PM),就觉得有些吃力了。作为 PM,需要懂得商业策略、用户需求、技术边界、管理方法,其中的商业、技术、管理对我而言是未曾涉猎的。这就导致工作中出现负面的表现没有方法作指导,拿不出战略级的规划定位,产品单纯围绕「以用户为中心」(UCD)这个点做需求,没有远见;没有技术背景,构想功能的时候要不停地问开发同事「能不能做」,这样效率低不说,产品的形态还容易受制于开发同事的想象力,如果我自己对技术足够了解,而开发同事暂时做不了,我可以从方法层面给予帮助;没有管理的技巧,在项目管理上估期不准、缺乏灵活度,进度控制不到位,在跟外协公司合作的时候,因为我标准严苛,开发返工多次,后来超出合同期,给公司造成了额外支出,至今我都为这事觉得愧对公司。

此外,北京的空气也让身体吃不消。我本身对空气质量敏感,北京动不动两三百的污染指数让我有了类似哮喘的症状,一天夜里甚至感觉要窒息被呛醒了(用同事的激光颗粒计数器研究发现重污染的时候窗户缝进来的 PM 1.0 以下的颗粒达到了五位数,超过了净化器处理能力,后来通过往窗户边缘塞卫生纸的方法解决了)。如果指数太高,我会取消外出计划,想凑在周末出门见个朋友都挺难的。

摄于 17 年一架即将在首都机场降落的飞机
搬离北京前从窗户缝取出的曾用于过滤空气的纸巾

15 年我来北京的时候租住的房子售价 3-400 万,17 年的时候已经涨到 7-800 万,也就是说,哪怕在 Google 总部工作五年,攒下来的积蓄还不足以抵消北京这两年的房价涨幅。再想到户口等等限制,综合地看,北京已经不适合我了。(我在上海工作过 3 年,那里的情况也类似。)

这样,我考虑换个环境返校再造。摆在眼前的最优选择是,去美国读研究生。

申请之路 – 2016

我是按做项目的路子来操办申请流程的。首先花了几个晚上快速了解读研究生需要什么申请材料,再了解每个材料大概耗时,最后做了排期。

其实一直到最后提交申请截至日的前几个月,我都一直不确定要学什么。一是因为对各校硕士项目的不了解,二是自己需求没有沉淀明确。因为我是工业设计背景,有用户体验工作经验,做了大量交互设计的工作,申请「人机交互」(HCI)方向的研究生是比较常规和靠谱的。当时列入目标名单的有:

  •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人机交互所,MHCI
  • 华盛顿大学,人本设计工程学院,MS
  • 华盛顿大学,人本设计工程学院,MHCID
  • 佐治亚理工学院,跨学院,MS-HCI
  • 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MSI in HCI

另外还有一所加拿大在 HCI 界非常强的西蒙菲莎大学也在考虑之列。但在做了这么久 HCI 工作,再申请这方面的研究生心有不甘。与此同时也考虑过商学院一般的研究生项目(非 MBA),以及计算机相关(CS)硕士,但感觉自己的竞争力以及今后的定位应该也不在这两个方面。这事一直到最后关头才有了答案。

北美学校申请流程大同小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本科成绩单、「托福」成绩( MIT 可能需要「雅思」)、GRE 成绩(非必须)、个人陈述(PS)、推荐信、作品集。对我来说,需要花时间最多的是英语。虽然从小到大英语成绩都不错,但严格说高中毕业后就没再提升英语能力了(大学四六级都在 590 左右)。做 TOEFL Practice Online (TPO) 模拟,一开始压力非常大,阅读经常做不完。为了解决阅读速度问题,养成了睡前阅读的习惯,每天睡前至少读 20 分钟英文原版书,就这样,我读完了《乔布斯转》(Steve Jobs)、《 0 1 》(Zero to One)、《把心注入》(Pour Your Heart Into It)、《美国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等书。连续阅读不仅强化了英语阅读速度,书的内容本身也给日常工作带来一些启发。就这么阅读 + TPO 训练把托福阅读拿下了。GRE 方面,词汇和逻辑是核心,在开始备考前,我测了词汇量,11,000 左右,试着考了一次,简直痛苦。为了解决词汇问题,我开始用 App 辅助背词,一开始每天几十上百个词,面对 3000 GRE 词汇,进度太慢,后来听备考论坛朋友的建议,开始每天 300-400 地刷。其实这个过程和机器学习特别像,你不用一次就把单词背得特别牢,大强度反复重复,大脑会自动建立记忆连接。

备考状态的书桌

16 年工作比较忙,为了解决备考时间问题,我停止了朋友往来。每天早上七点多起来,吃完早餐就背单词、做 TPO,这样学习一个多小时到九点,就可以去上班了。晚上下班回到家,自己动手解决完晚餐,差不多八点就可以坐在桌前备考了。两个小时左右刚好可以做完一套 TPO 的阅读和听力部分,再对答案、分析问题。十点半左右锻炼一会儿就结束一天战斗了。备考后期又测了一遍词汇量,涨到了 19,000 的水平。后来考托福,阅读、听力、写作基本都接近满分了,因为没有训练的环境,加之口语训练非常耗时间,我没特意准备,导致口语拉分严重。

个人陈述(PS)是欧美学校申请的重要材料,我从起草到提交大概花了三周(夜间 / 非工作日,下同)。我写 PS 的时候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因为我不会说假话,如果一个项目我不是太感兴趣,PS 都不好动笔,反观给想去的项目做 PS,想说的话滔滔不绝,头痛的是怎么精简文字保证篇幅合规。如果你想了解我的写法,大概是:说真话,讲真事,表意愿。

作为一个产品设计背景的申请人,我非常看重作品集的品质。我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盘整过去五年的工作,这是一个巨大的总结工作。不仅要回忆当年的项目细节,还得从中提炼关键点,组织成自然的文脉,汇编成一个文档。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用当下的眼光审视过去做过的工作,有一些回过头想觉得做的不错,偶尔还会惊叹那些神来之笔,另一些会觉得没做到位,想到同事做过的一些工作,也许在当时不太明白、看不懂,现在也能理解背后的方法和思路。

许多在职的朋友会问你哪来这么多时间准备这些事。我得感谢自己找了个离公司特别近的寓所,更得感谢公司为我提供了一辆工程测试版的小牛 N1。早高峰的时候我骑车上班只要七分钟左右(走路需半小时,打车必堵,而且算上等车的时间,也得二三十分钟),如果夜里加班得晚(比如晚上 1 点),回家路上没人、红绿灯顺的情况下我可以全程不关电门一路到家,只需要三分钟。而大部分在京沪工作的朋友每天通勤都得花掉 2 小时左右。可以这么说,我准备用的时间都是小牛帮我省下来的。另外,我这一年没有社交活动,甚至有次上海的老朋友来京,跟我吃过饭后要带我去三里屯见一位导演,因为当晚有刷单词的计划,我开车把他送到三里屯,说还有单词要看,就掉头离开了。

16 12 月初的一个早晨醒来,我像往常那样翻 Instagram,看到 UW MHCID 官方号发了一张照片,下面的说明是「欢迎我们的新主任 Michael Smith」,因为 MHCID 也是备选之一,之前知道他们的主任、创办人是 Linda Wagner,所以就好奇 Linda 去哪了,搜过之后了解到 Linda 参与创办了 UW 一个新的硕士课程,叫 Master of Science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读了 MSTI 官网的介绍,高兴得从床上跳起来,终于发现心里想学但一直不得见的课程了。

就这样,三个课程项目被锁定为申请目标:

  • 华盛顿大学,全球创新学院,MSTI
  •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人机交互所,MHCI
  • 卡内基梅隆大学,整合创新学院,MIIPS

16 年就在这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结束了,16 12 31 日跨年的那一刻我恰好在测试作品集 PDF 输出。

在输出作品集中跨年

2017

17 年是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年:

  • 拿到了期待的录取通知,来到美国攻读研究生;
  • 工作上组织开发发布了「小牛电动 3.0App、完成了 7 次版本迭代、应对了 1 次危机、完成项目移交;
  • 生活上学会了游泳以及帆船的初步、去山西大同和陕西西安看了文化古迹、来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

申请之路 – 2017

上面提到的三个项目,两个偏产品开发方向,一个是纯人机交互。UW MSTI 是新设立的全球创新学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GIX)首个硕士课程,GIX 由微软、UW、清华大学联合创建,目的是通过整合科技、商业、设计,培养出能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的人才。而 CMU 整合创新学院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III)的 MIIPS 则是美国老牌产品开发方向的硕士项目。CMU 计算机学院的 MHCI 则是人机交互界公认的领先课程。

后期我逐步明确了学习目标:对当下主流和未来趋势性的技术有一定了解,学习商业及产品层面的战略制定方法,学习产品开发与团队管理技能,理顺设计方法论。以这个标准看,MSTI 是完美符合标准的,MIIPS 其次,MHCI 不符合我的标准。最后递交申请材料的是 UW MSTICMU MHCI,因为 MIIPS 时间太短(9 个月),而且对申请用的作品集要求特别奇怪(页数特别少,尺寸特别小,感觉只能发两三张图),就放弃申请了。心里最想去的是 UW,而申请 CMU MHCI 更像是纯粹的自我挑战。

农历新年期间,走完了所有申请流程。这里要特别感谢在申请材料收集中给予我帮助的师长、领导,没有他们的支持,这事做不完。对大年三十、初一帮我润色推荐信的领导更是感激。

3 月,先收到了 CMU 人机所主任发来的拒信(事后分析是托福口语分数不够,被机刷了,我其他材料里有追踪代码,可以证明 CMU 没人读过他们);这时我只有 UW MSTI 一个希望了。等到美国太平洋时间 3 15 日,UW 承诺的寄送录取结果日期,邮箱一直没动静,上网搜到一位申请同样项目的印度学生说他联系过学校,学校反馈是因为技术问题导致延期。当晚睡得很差,各种做梦,次日一早醒来,马上抓过手机查邮件,当看到邮件预览里来自 GIX 的邮件以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offer for… 开场时,心里像开了花。UW GIX 不仅录取了我,还在意料之外给了奖学金(Fellowship),一直听说美国硕士几无奖学金,我也没做申奖学金的任何程序,算是意外之喜了。

从 UW 寄来的 I-20 录取文件

后来我在微信朋友圈写了这么一句话:

I AM GOING TO BE BACK ON MY TRACK AFTER A DECADE!!!

是的,我用了 「Be Back on My Track」来形容这事,那个考过第一和倒数第一的人,又回来了。

小趣闻:17 年年初 UW 计算机科学工程学院(CSE)收到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的巨额捐赠,随后开始从 CMUMITBerkeleyStanford 等名校广招大牛,给我发拒信的 CMU 人机所主任随后被报道将于 18 年加入 UW,任信息学院(i-School)院长。

工作

17 年上半年同时开展了两个项目,小牛 App 2.X 的延续演进,以及 App 3.0 的上线。经过了大半年的优化调试,App 产品的技术坑、设计坑填得差不多,有精力可以做一些设计上的新功能和大的改动。我一直在分析用户通过各种渠道给我们的意见反馈。针对这些反馈,我组织内部开会讨论提炼新功能,确定开发成本,排期。这时公司的客户端开发同事已经跟我磨合到位,合作有了默契,效率更高了。2.0 上线后,因为数据源、后端稳定性等问题,被用户骂了一年多,我主导的 2.6.0 版本上线后,用户反馈一边倒地偏向正面,感觉还挺欣慰。

公司领导为了防止我们这些「专家」的想象力被经验所困,请上海的 Ark Design 协助设计 3.0 版本。前期我参与了一些概念设计讨论,并负责了后面咨询交付物的落地实现,包括调整概念稿,以符合实际用户、技术约束。这个经历好似补缺:以前在 EICO 的时候作为「空降兵」帮客户公司梳理业务,做用户研究、概念设计,现在作为甲方接受乙方的咨询服务,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咨询服务的价值。因为涉及到项目秘密,就不说设计的细节了。宏观的说,咨询公司可以提出一些新的视角,带来一些启发,这对陷入业务困境的成熟产品会比较有用。但因为甲方业务积淀深厚,快速案例学习可以帮助咨询公司大概了解框架,但乙方对执行层面的细节的不了解的累积会影响到概念的落地。比如我们的 App 产品,调用了一两百个数据接口,每个接口对应系统的内容、可用性、稳定性最后会影响调用该接口功能的形态,这些只有甲方资深员工了解。

就在我们 3.0 测试接近完毕,准备上线的时候,发生了所有人没想到的危机:公司苹果开发账户被封。

被封的结果是 Apple Store 项目被清空,App 被下架,且无法恢复。与苹果的沟通非常难,以企业的身份与之联系,接线的员工模棱两可,答非所问,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后来我用英文写给苹果总部申诉,一样石沉大海。我们发现苹果先前给我们发过两次警告邮件,但因为我的邮箱自动归档苹果邮件到文件夹,未收到来信提示,另一位有接受权限的同事当时正在休假,也没查看邮件。苹果在没有任何电话确认的情况下单方面强制下架注销账号。以至于我们至今不能确认具体原因。我们的用户有 60% 以上使用 iPhone,账户被封、App 被下架对我们的用户体验影响非常恶劣。作为应急响应,我们决定马上组织设计开发微信小程序,同时启动上海公司注册苹果开发账户流程。从立项到设计需求提交开发,只用了 6 小时左右。从着手开发到基本可用的工程版本上线,只花了 2 天不到的时间。我们在开发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很快把小程序投向了市场。后续上海公司开发账户注册成功,App 业务通过上海公司账户得以恢复。这事给大家一个教训是,产品关键点一定要责任落实到人。从那以后,多位同事被加入苹果开发账户高权限分组,所有开发平台发来的邮件都认真处理。

3 月中旬的时候收到了来自 UW 的录取通知,原本计划在去美国前的两三个月离职,看看国内一些文化古迹,但因为工作繁杂,同事希望我走前能把一些需求定义完毕,我把离职时间一直延后到出国前的两周。在离开前的几个月里,除了日常的维护性、运营性工作,还主持了 App 3.0 的国际化改造工作、车辆用户关系流转的架构,参与了未来产品的基础功能定义。在最后的 2 个月,我经常一个人在公司待到午夜,分析需求、写交互说明书、检查视觉设计师同事的文档。在一家初创公司工作两年,我知道负责产品的所有细节、来龙去脉;和同事在一起久了,大家逐渐相互信任,沟通成本低,团队里形成了一种合作的模式,或者说,默契。我非常珍惜和享受最后的那段时间。

交接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最后不仅把各种平台的权限、文档交接给了同事,还把自己两年记下来的笔记导出交接了。

我在北京的工位

8 15号离职,我在微信朋友圈上写了这么一段话:「周三中午就要从西客站回家了。非常有幸这两年跟一群有意思的人一起,为改变城市通勤体验做了一点点工作。从 15 年骑工程测试车上街被围观、询价,到现在北京遍地都是小牛,我们实实在在创造了一个新品类——小牛电动。这是一段难得的体验,深刻改变了我看待世界方式。相信往后随着团队积累越来越深厚,小牛会给用户交付一辆又一辆高品质交通工具。正如我最近所言,这不是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的问题,这是人类史上一次动力源转换的大潮,电力发动机会逐步取代内燃机,小牛也必然会越来越好!」

前两天小牛的同事发给我一个链接,在一个叫「创新中国」的纪录片讲小牛的一集里,有我几个镜头,我记得那天正好抱着同事电脑在谈需求,没想到在公司唯一工作影像偶然间以这种形式被保留下来了。

当我学会专业视频编辑,回看这段视频,发现剪辑根本没做 log 文件校色处理。

生活

17 年开始,给自己定了一个年度要求:每年掌握一个智力技能(mental ability),和一个身体技能(physical ability)。16 年的智力技能是恢复提高英语,身体技能是开车,17 年定的智力技能是编程,而身体技能则是游泳。

摄于北京水立方

我对水上运动比较感兴趣,但一直没机会参与。17 年年初去水立方办了学员卡,跟着教练学会了蛙泳。水立方「霍英东厅」有个热身池,池子的一半用板子升起来,高度 0.8 – 1.2 m,长 50 m,特别适合新手学游泳,这个高度哪怕中途呛水,只要站起来就没事了。水立方深水池入水要有深水证,但水立方不提供深水区锻炼的机会,我又不愿意去别的泳池,也就一直不确定自己能否在深水里游了。等来到 UW 的泳池,发现这里是没有浅水池这一说的,池子的一边 4 英尺(1.2 米)深,另一边 8 英尺(2.4 米)深,还有个 12 英尺深的潜水池附在泳道边。第一次在 IMA 下水,游到一半看到池底越来越幽暗,被水深吓回浅水侧了。挂在救生员跟前的池边练了半个小时踩水,确认不会淹死,再试着游到 8 英尺的那边,成功。总结学游泳,两点:战胜对水的恐惧;放松慢慢来。开始学的时候,在水里失去陆地上那种稳定可靠的感觉,很容易恐惧,但学会屈身站立后,这一点可以克服,另一种恐惧是对水深的恐惧,就像我第一次在 UW 泳池游的那样,眼见池底离自己越来越远,一种混杂着恐高、没安全感的紧张袭来,一紧张,节奏就可能乱,然后就可能呛水。为了克服对水深的恐惧,我直接去了 12 英尺(接近 4 米)深的潜水池游,甚至有意识让自己立在深水中,任由沉浮,再回来游 8 英尺的池子,就不觉得有问题了。放松则是学游泳的捷径。开始学的时候,因为没跟教练沟通清楚,我以为 12 节课里的 6 节学蛙泳,6 节学自由泳,所以我学的非常紧迫(后来才知道 12 节课全是给蛙泳的),到第 5 节课结束的时候,自己还没完全学会,在池子里各种扑腾,最后池子里都没其他人了(早春的北京还挺冷,来的人少,走得也早),我一个人在水立方里以一种放飞的心态慢悠悠地游了几下,没想到就那么慢慢一来,居然整个过程就连贯起来,几分钟的功夫学会了蛙泳,想到高中听过的一句话:「慢慢来比较快」。

从小到大,去的几个地方,要么是为了上学,要么为了工作。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比较感兴趣,想到去了美国,再想看中国古迹就更难,于是上半年抽了两个周末,分别去了山西大同、陕西西安。

云冈石窟 – 第三窟
云冈石窟 – 风化严重的小窟

南宋以前的中国,政经重心都在北方,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河北有大量古迹。第一站选了山西大同,去看了云冈石窟、华严寺、大同土林、悬空寺。大同做过一段时间北魏都城,城西的武周山凿有规模宏大的云冈石窟,石窟历经了十五个世纪的风吹雨打,再加上山体渗水,风化侵蚀得厉害,又在清代经历过不科学的修复,千疮百孔。次日下午去了大同南部的浑源县,看悬在恒山上的悬空寺。悬空寺始建于五世纪,现存的建筑重建于明清。我开着车沿恒山那险要的盘山公路经过暴雨、黑风,抵达悬空寺停车场,当我看见那寺险要的位置,不禁感叹古人的决断和勇气。27 根木梁和十几根立柱撑起了这座寺庙,走在逼仄的栈道上,透过栈道上的缝隙,可以看到支撑栈道的木桩和几十米高的悬崖,腿软。

支撑悬空寺的立柱

七月底去西安待了四天。看了钟楼、碑林、兵马俑、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乾陵。古代中国各朝代里,我最喜欢的是春秋战国、汉、唐无论是文学、书法、雕塑还是那一时代的社会风气,都让人觉得开放包容,自信张扬。陕西作为那段历史的核心舞台,留存了太多鉴证。其中碑林、陕博给我的印象最深。把碑林列入计划,得从「昭陵六骏」说起,先前在一部纪录片里了解了「昭陵六骏」的历史,一直觉得挺传奇 —— 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二人奉李世民之命创作浮雕六骏,置于唐太宗陵前,这一放就是一千三百年。民国兵荒马乱,六骏有的打碎,有的赴美,中间还搅和了文物贩子和袁世凯儿子的事。得知四骏存在碑林,就决定去碑林。碑林是座大宝库,石台孝经、景云钟、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夏石马等等都是国宝级文物,知名的石刻、石碑更是多如茂林。至于陕博,则更绝了,在里面遇到好几件以前在课本里见过的文物。在陕西的最后一天,我独自开车从西安出发,前往武则天的乾陵。走在 G70 福银高速上,看着高速公路沿路的路牌,上面写着各种古城、陵寝的名字,感觉自己不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而是在穿越时空隧道。快到乾陵出口时,我往左扭头看了一眼,当时接近正午,空气中有一些轻霾,只见一座巨大的陵山,一公里多的另一头是建有两座阙楼的小山,像幻觉里的存在。

昭陵六骏 · 什伐赤
唐 · 李隆基:台注孝经
唐 · 景云钟
唐 · 兽首玛瑙杯

在从西安返京的飞机上,我在想,是什么让一个曾经开放自信的民族、国家逐步变得封闭、落后?

离京的前一周,去了怀柔的慕田峪长城,在上面留到天黑,整段长城只剩我一个人。站在三十多年前修复的长城上遥望其他峪口长满杂草的古长城,对先人修造长城的意志无比佩服。

在美国的学习生活

9 1日,我搭乘从武汉出发经东京的全日空航班离开家乡,来到西雅图。当舷窗外逐渐出现美洲大陆,喀斯喀特山脉(Cascade Range)诸多雪山一一出现时,意识到新的旅程真的要开始了。

雷尼尔雪山 (Mt. Rainier)

全球创新学院作为 UW 最新的一个机构,在我来时还未开幕。9 14 日举办了隆重的开幕典礼,UW、清华两校校长、微软两任 CEO — 前任 Steve Ballmer,现任 Satya Nadella 及总裁 Brad Smith、华盛顿州三任州长(其中有骆家辉)、旧金山总领事等西雅图政经名流出席了活动。现场还宣布了 GIX 大楼的命名 — Steve Ballmer Building. 中午参加了 UW Bellevue 凯悦酒店举办的创新峰会,听了微软沈向洋等前辈的分享。后来随着了解的信息越来越多,发现 GIX 承载的愿景远比我之前认为的一所「学院」要复杂。西雅图科技界需要在华盛顿大学现有框架之外再搭一个学术机构,这座学术机构与世界上所有其他研究生院都不一样,她是基于 UW 的资源、联合世界其他主要大学的一个集合,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成长为一个 3000 人规模的研究生院。由企业财团提供运营资金、方向建议、研究课题。就在开幕的当天,宣布了其他几所大学加入 GIX 体系的消息,其中包括韩国高等技术院(KAIST)、瑞士洛桑联邦理工(EPFL)、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等,同时宣布加入企业财团的有 ARM、波音 HorizonX、百度、海航等。

GIX 开幕式,图片来源:华盛顿大学
UW 创新峰会:沈向洋做分享

MSTI 的课程主要分三个方面:计算机、商业、设计,由 UW 计算机学院、Foster 商学院、人本工程学院、法学院提供师资支持。第一个学季主要内容有设计思维、企业战略及初创公司要素、界面开发等;第二学季会涉及到电路、传感器、数据管理、机器学习、科技史、软硬件开发实验室;后面的第三、第四学季涉及原型构建、金融及会计、用户研究及评估、企业及知识产权法、团队搭建、软硬件开发管理、视觉工业交互设计工作室等课程;最后的第五学季我们需要用三个月时间做一个正式的启动项目(launch project),会有机构对其估值。

MSTI 课程紧凑,在第一学季的第二周,我们就开始有通宵做作业了。整个学季下来,不是在读文档、案例,就是在写代码、写材料、做调研材料,非常充实。同学有中有一半来自清华大学,多数为计算机、自动化两个背景,他们在技术方面都很强,很幸运能和这么一群同学在一起。

同学们的照片,摄影:Carrie

学校以外,学院给我们搭建了业界导师平台,我的第一期导师是普华永道西雅图办公室的一位主管,他有半导体行业和产品创新企业并购方面的经验。他不仅回答所有我提出的关于产品管理的问题,还会结合自己作为第一代移民的经历跟我分享在美国做人需要注意的地方,给我一种兄长的感觉。

第一学季除了专业上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在设计思维工作室课的团队里,有位女生因为跟我的沟通问题,导致我们相互失去信任,影响了团队表现。一直到学季结束,针对我课程总结网站的一个私下讨论才让我们发现彼此之间有着非常严重的误解。从未如此这般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展望 2018

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学习顺利,找到更高效学习的方法。特别希望牢固掌握用机器学习技术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提取的技能;另外也希望把软硬件开发管理、团队搭建这块的能力培养起来。

18 年的 12 月,我将从 UW 毕业。希望毕业后能进入领先的科技公司,参加次世代产品的研发工作,特别希望能在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和商业化上做出有价值的工作。这也是我对下一个 5 年的期盼。

几天前在希泽湖(Heather Lake)徒步,夜里看到的星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而这些星星其实一直都在那里,我能看到它们,只不过因为来到了一个空气通透、光污染少的地方,得出一个感悟:到新的地方去,才能见所未见。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本文亦发布于微信订阅号「CATALIUM」,欢迎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I40KnUQhQk-M4MfZ7dYvoA

2 thoughts on “一名北漂产品的赴美留学路 — 2017 年度总结”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